(文/Zpuzzle)

请先想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,在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里,哪本书里出现詈词的频率最高?哪本书出现的最低?

答案是,《水浒传》里的詈词最多,《红楼梦》里的詈词最少。

那么说,这是因为施耐庵的水平和文化修养比曹雪芹低了一大截么?

显然不是。《水浒传》描写的是一群社会中下层人士的生活,就算是里面的“五虎将”,按照职务来说,放到《三国》,也都是“云大怒,挺枪跃马,只一合,便刺X于马下”里面被捅死的那个无名小将。而张飞、关羽对应的,则是高俅(只是说身份)一级的人物了。

《红楼梦》因为研究的更具体,甚至可以精确到个位数。根据统计,《红楼梦》一书常用詈词(骂人的词语)有84个/组,至少有88人在不同的场合共使用了483次。其中,王熙凤、贾宝玉、王夫人分别以66次、28次、25次的频率荣登前三甲。

看起来是挺多,但是放到《水浒》里,单是李逵一人说出来的詈词,就能超过整本《红楼梦》。

而在《三国》里,普通人还有印象的詈词,也就是“三姓家奴”、“这厮”、“江东鼠辈”之类——这跟李逵张口闭口“撮鸟”、“直娘贼”、“腌臜泼才”之类的比起来,那就真的不算啥了。

所以说,在现实中,普通人日常交流肯定是脏话遍地,不骂人才是不正常。而一般人之所以感觉以前没有那么带有负面意义的流行词,原因只有一个——因为有把关人。

在以前,媒介的传播都是中心化的,记者、编辑等可以作为把关人来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审核。比如,记者采访,问:我听说张三家盖房子的时候占了你们家的宅基地,是这样吗?被采访者可能会说“张三那个狗日的,一直憋着坏。那孙子几年前就想占我们家的地……”

但是,记者显然不能把这种话发出去。最终,你看到的新闻里,出现的文字可能是“张三想占我们家的地已经很多年了”。

前两天我刚看过一个某大学人类学专业的博导给博士生的论文批语,也说到了这个问题。那个博士生在做田野调查的时候,也把大量受访者的口头表达加了进来,被这位博导批评为“不严肃”、“不符合博士论文的要求”。这位博导也是建议博士生在不改变原有的语义和语序的基础上,对采访的资料进行重新整理。

正是因为如此,现在看以前的各种文献,会发现其中的詈词很少。只有那些既能有较好的概括义也能受欢迎的词才会成为“流行词”。但是,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,去中心化传播和缺乏把关人的机制,让詈词可以不经“把关”直接传播。在这个意义上,其实现在的互联网上的流行词对应的才是真实世界里的流行词。

其实,关羽互联网流行词把关的问题,在本世纪初的争论是最激烈的。那个时候,很多传统媒体的从业者都对类似“傻逼”、“尼玛”、“我艹”之类的词的流行表示过反对,因为那个时候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还是很大的,而且很多媒体人都是在传统媒体工作了几十年,他们的确很难在公共传媒平台看到这类表达。但是,过去这几十年互联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传统媒体式微,这事也就没人提了。

但即使如此,在互联网上,也还是可以看到因为教育层次、工作环境等的差异而导致的言语风格的差异。通常情况下,受教育程度越高、工作越“体面”,在公开发言中出现詈词的频率就越低;网络应用越小众、使用门槛越高,出现詈词的频率越低。反之,用户群体越下沉、平均受教育层次越低,则出现詈词的频率越高。

在这个角度上讲,互联网越是普及,“国民级”应用越多,你在互联网上看到詈词的机会也就会越来越多。但这并不是流行词越来越污秽,随着互联网越来越下沉,你能看到的就越来越接近于现实。而如果你去农村看一看的话,更是会发现普通农民——即便是女性——在生活中也往往是三句话不离脏口。

我并不觉得“污秽”的流行语本身是一个问题——正如前面所说,这就是因为互联网下沉让世界越来越成为其本来应该成为的样子。但如果你觉得“污秽”的流行语让你不舒服,最简单的办法,就是少去抖音、快手、贴吧之类的地方——比如在知乎,你看那些各领域里的热门答主,绝大多数人的回答中都很少会见到你提到的这类詈词秽语。而如果你还是觉得抖音、快手之类的地方更好,那就得忍受詈词秽语遍地的现实——除非以强制性的手段干预平台发言,但那样,又会继续延伸出新的詈词秽语。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,在缺乏精确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词汇量的前提下,詈词秽语是他们表达情绪和自身想法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。

想一想,如果有人跟李逵说“这鱼我不卖你”,李逵说的不是“你这撮鸟讨打,以为爷爷没银子不成?”,而是“这位兄台为何如此说话?莫非以为在下没有银子?还是在下言语唐突,冲撞了兄台?”,是不是也挺奇怪的?
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